IDE RAID与SCSI RAID的比较
随着IDE磁盘接口技术的进步,IDE接口的传输性能也得到了较大提高,加上其所具有的廉价特点,使得许多用户希望在服务器中使用IDE接口磁盘,使IDE接口支持RAID技术成为了必然。所以现在许多抵挡服务器,甚至高性能PC机中都集成了IDE RAID控制器,提供RAID功能。除此之外,性价比更高的SATA接口技术也当仁不让地提供对RAID技术的支持,这样三类接口的磁盘都能支持RAID技术。尽管如此,SCSI、IDE和SATA这三类接口磁盘对RAID技术的支持程度和性能还是有所区别的。
若从RAID模式的角度来看,SCSI和RAID与IDE RAID没什么区别,毕竟两者的原理都是相同的,不同的只是在接口部分,而这也导致SCSI RAID与IDE RAID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属性,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。
首先,SCSI RAID是100%的硬RAID方面,而且接口速度比IDE更快。目前160MB/S的Ultra 160 SCSI已广泛应用于服务器/工作站领域,而320MB/s的Ultra 320 SCSI也已经开始普及。而IDE RAID均为半软半硬或纯软件方案,接口速度也有所不及并行ATA接口只能提供133MB/S的接口速度。
其次,SCSI RAID的等级较高。DE RAID通过使用RAID 0 或 RAID 1模式,而SCSI RAID则更常用到RAID 0 +1、RAID3、RAID5更高等级的RAID模式或更多的磁盘。
再次,SCSI RAID的CPU占用率很低。这是由于控制卡中有独立的SCSI RAID控制芯片,CPU只需要负担发送数据传输指令的工作而无需全程监控。这一特性对于像Web/邮件/数据库服务器等要求数据频繁读取的服务器来说至关重要,低CPU占用率可以使CPU有更充裕的性能完成各项任务。相比之下,IDE RAID的CPU资源占用率远高于SCSI。
,SCSI RAID可支持热插拔、在线扩展、后台初始化等功能,这些都是IDE RAID所不具有的。
那么,为什么IDE存储系统没有高等级RAID呢?
这将涉及IDE硬盘的工作模式。在DMA出现之前,IDE磁盘采用PIO工作模式,倘若引入RAID系统,则在工作时系统资源占用率几乎达到100%,CPU根本无法再处理其他任务。虽然后来的DMA技术缓解了这个矛盾,CPU也无需对存储过程进行全程监控,但是其资源占用率仍然很高,一旦使用存储原理较为复杂或连接硬盘数量较多的RAID模式,由于对数据的频繁读取,系统将为数据传输所困而无暇顾及其他运算,这同时也是IDE RAID不适合高端应用的原因。事实上,市面上几乎没有3,5等级别的IDE RAID系统,而是以PC用户需要的0,1模式最为常见。
相比而言,SCSI RAID系统的缺陷是造价昂贵,SCSI硬盘的容量/价格比和IDE硬盘相比实在太不划算。更何况组件一个SCSI RAID 5系统动辄要3~5块磁盘,甚至用到磁盘阵列柜,再加上SCSI RAID控制卡高达数千元的昂贵价格,因此一般来说没有上万元的投资是无法构建一套像样的主流SCSI RAID 5 系统的。对普通电脑爱好者而言,这实在让人望而生畏,所以大多数用户还是选择了性价比较高的IDE RAID。